▌關於基隆IMC About
基隆國際工商經營研究社成立之緣由
創社長的話 / 賴國獻
基隆社e化網路完滿成功聯線、工作人員辛苦了、江主委文奇社兄更辛苦了!!特向您致謝意。
甲、基隆社成立之緣由:
壹.
我們國際工商經營研究社為一國際性的組織,起源於美國,於I903年在美國康省哈特福特城基督教青年會(YMCA)下面的幾位工廠廠長所創設的四個不同業務性質所組成的四位廠長會〔FORMAN〕,最初取名為IndustriaI Management Club,簡稱 I.M.C.,因其擁有健全完整的組織,和蓬勃的氣象,以民主作風推行社務,傳遍美國風行各州、因此發揮了極大的功能,不但為美國工商界培養了不少的工商領袖人才,也為社曾謀求福利,對於今日美國工商業的發展,具有鉅大的貢獻。
影響所及傳至世界各地,紛紛成立分會,而形成了國際性的組織,正名 international Managemen Council 簡稱(I.M.C.),其總部設在伊省 DeS.PIaines 近於O’Hare國際空港。而我國之有國際工商經營研究社之誕生,源自於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由台北社總幹事吳安全先生〔原任青年會主任幹事〕赴美考察帶回 I.M.C 世界新觀念,報告於台北青年會大會慶典上、獲得大家一致讚賞、並積極籌組工經社、遂於翌年五十年五月五日成立了台北社,成為我國第一個工經社〔IMC〕之成立。
五十五年六月十日台中社成立。
五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台南社成立。
五十九年九月九日高雄社成立。
六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嘉義社成立。各地分社相繼成立。
七十五年十月十八日本社成立、基隆社成立、為第六分社。
趕上七十五 年當年度的第十四屆全國大會陣營。
貳.全國聯合會之成立原由:
乃為聯絡各社社務及聯誼而設、遂於民國六十二年三月廿六日成立中華民國國際工商經營研究社全國聯合會,由前彰化銀行總行董事長吳金川先生擔任聯合會主席,每年由四社輪流在全省各地召開一次全國大會,在基隆社即本社成立時已舉行過十三次全國大會。
七十五年度中華民國國際工商經營研究社全國聯合大會,輪由台北社主辦,即將於十一月八、九兩天在台北環亞大飯店隆重舉行。我們基隆社位擺第六社、此甫誕生之幼兒、得以及時趕上參加全國大會、成為全國l.M.C.之一分社、實為基隆之榮幸、得向基隆市宣布我們基隆 I.M.C 的誕生並將其宗旨,服務於基隆工商企業界,貢獻社會。共同提昇基隆工商企業發展而努力。基此理念、本人下定決心全力宣揚此理念、闡明有異於四大社團之理想宗旨為基隆工商企業界之提昇、研究、發展而盡微薄之力。
參.基隆 I.M.C 的籌組經過:
首先應自台北社〔前社長、副社長聯誼會〕說起,於七十五年中、台北社為籌備主辦該年度第十四屆全國大會,擬自全國原五個分社,增加為六社,遂談起輔導成立基隆社之議、但當時台北社目前的社員、因地緣關係均無法出面無閒親自到基隆地區來輔導新社、說來說去突忽其來、由全國大會吳主席金川先生提議推舉本人來肩負此重任,利用〔土生地緣〕加上具有十八、九年 imc社齡及曾任數屆理事、副社長、祕書長等職務又現任律師兼區台北、基隆兩地跑執行業務的關係,讓我這個老兵有一個考驗的機會。此議隨即獲得與會各前社長、副社長等一致鼓掌通過、本人隨即起而挽辭但不見效、反而在眾人熱烈鼓掌下、已無路可閃、無挽拒空間而 〔心〕不由己地〔勉強接納〕、眼看大家的熱誠與期望的臉孔、似乎已有〔強制形成〕而令我責無旁貸的趨勢。但在我的心情、則十分矛盾。
肆. 創社心情:
〔帥既出〕、但大軍則缺少兵馬及糧食、如何施展戰場?則十分沉重。如何能在基隆地區、吸收及受接納〔IMC〕理念之〔非宗教〕社團、則為思惟重點、思呀、再三、隨即不久、台北社當屆楊社長培塔兄代表台北社理事會正式通知本人輔導基隆社,接納之餘、內心至感驚訝、心靈又再次受到重傷、思起、因當時的時空關係 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各社、〔IMC〕祕書長即執行祕書一職、均由〔YMCA〕總幹事兼任、與單純的適用人團法新成立社團有所不同、既又要傳承、而又要脫離〔YMCA〕宗教性氣氛之社團組織下、但為了社團將來壯大基隆〔IMC〕可長可久、在發展過程中其既已放棄〔YMCA的年輕青年社團年齡限制〕、大家似乎應下定壯嚴的心理決定、為基隆〔IMC及將來〕應共同做出努力。不虛偽而光明正大的發展社務、故腦海中浮現出一股錯衷複雜帶有十分無奈的心情、但眼看大家的熱誠的期望下、以鼓勵代替力量、提出我個人的思維及對自我的要求:
一則、 如何在基隆地區、突破不同宗教的界線走出工商經營之〔學術研究〕大道而為基隆社會人仕接受、唯有發展擴大學術研究領域努力去走。
二則、 如何單槍匹馬廣招基隆工商社會人仕認同參與加入本社團。
三則、 如何在 YMCA-IMC 社團與新創基隆IMC社團與人民團體法間、與〔YMCA〕社團、〔YMCA-IMC〕社務間、國際間、一開始就應取得各方面的平衡、取得認同、取得〔獨立自主〕之社團地位、此建議為當時的基隆〔YMCA〕許總幹事勝郁等及台北社楊社長等有關人士的認同下、始積極進行籌組、在同意本人之請求一切照辦情況下、隨即由台北社函請基隆青年會,依照國際〔IMC〕 的傳統〔不受青年會年齡、等之限制〕、基隆青年會理事會〔ymca〕即依章通過輔導、授權本人全權處理籌備設立新社之決議案、正式文件協助新社成立。
然問題就在此 ymca 附屬社團國際性社團組識與現行人民團體法成立社團間、發生不平衡、法律與事實之銜接各問題、等等問題亦均在我們堅強毅力及決心下一一克服解決。YMCA許總幹事勝郁先生則退居於協助位置協助成立新社、為基隆首位〔YMCA總幹事不兼任基隆〔IMC〕祕書長之職、而將執行祕書改為祕書長列入章程。
伍.成立大會:
嗣後經過本人數月來的努力、奔跑、協調、終於苦心人有好報、自動函寄履歷表報名者紛紛寄到、尤以我與許總幹勝郁共同製作的〔研究性宣傳海報〕、宣傳IMC宗旨、及利用本人地緣關係、分別拜訪本市工商界人士,大力宣導 I.M.C 的宗旨與精神,更承蒙基隆青年會楊理事長添登兄和許總幹事勝郁兄之協助,還有各發起籌備委員鼎力支持申請入社、共襄盛舉、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在短短的數月間、如期獲得了志同道合的知音者,四十餘位社會精英人仕入會、有海洋大學教授、博士、建築師、二信合作社經理、銀行經理、省議員、中小企業老闆、董事長、公務員、學校校長、職業公會理事長、青商會、同濟會、獅子會大老、前會長、四大社團理、監事、前理事長多位等參與,共襄盛舉。旋即於七十五年九月廿五 日下午於基隆文化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隆重的成立大會、與會人數達一、二百人向基隆地區宣佈 IMC 的宗旨及精神、正式成立基隆社。
陸.大會典禮:
典禮中由IMC大家長全國聯合會吳主席金川致賀詞、輔導社台北社甫上任張社長豪城、基隆〔YMCA〕楊理事長添旺:等致賀詞、並邀請基隆張市長春熙致詞慶賀勉勵外、輔導社台北社由新任張社長豪城率團數十位社友、全國IMC高雄社侯社長文瑞、台南社陳社長義雄 、台中社陳社長一雄、嘉義社張社長克平、及各社代表約一百多位、到場參加典禮、猶如辦喜事、喜氣洋洋。
典禮完成後、約一小時的專題演講、會後聚餐歡樂晚會熱鬧滾滾、成立大會圓滿落幕結束、從此、本社並且能夠順利及時趕上輔導社(台北社)主辦的第十四屆全國大會並排列第六社。
柒. 本社之成立象徵著
「六六大順」的好預兆,抱滿懷基隆的希望以期待本社社務日蒸向上、前途光明。因之、一個社團的發展不能只靠創社長一人連續當萬年社長、應訓練社友大家一起來成長、個個都能承擔社務、提起勇氣來做好社務重責、新社才能廣植基隆人心深處而持續成長、抱此信心、本人於第二屆時、就下定決心絕不再當〔落弟〕的第三任社長、屆任時、而順利移交第三任邱社長萬居兄、第四任原為第一副社長朱育二、因事業關係而由第二副社長張芳麗接任、第五任林燕淵社長接任:::、各屆社長都善盡職責、擴張社務、功積非凡。
本社第一、二屆舉辦〔開放式擴大月例會〕服務基隆市民、略舉一、二供參考。
(一). 第一屆舉辦〔擴大開放式〕十二月份月例會〔75/12/11〕、因該年政府計劃修改票據法、廢止退票刑罰處刑、為迎接新票據法時代特舉辦、〔迎接票據新時代因應之道〕講座、邀請由當時財政部副司長陳木在先生 、率同林幫辦等一組數人、於文化中心第一會議室、附帶以大型幻燈片講解介紹、票據法之刑罰廢止、工商界如何迎接新時代使用票據及其因應之道、備有使用票據方法及要領手冊數百本、講解約二、三小時與會聽眾者數百人以上、擠滿第一會議室座無空席、轟動全市工商界的服務活動。〔第二屆社長移交特刊29頁〕
(二). 第二週年紀念及二、三屆社長交接典禮、邀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陳副處長明璋先生於文化中心第一會議室蒞臨演講、〔中小企業創新經營之道〕啟發中小企業的創新經營及政策方向、歡迎善加利用政府資源、與會人士約一、二百人。
(三). 又、於在第二屆十一月份舉辦〔擴大開放式〕月例會〔76/11/14〕、講題為〔鐵路地下化與捷運系統〕、正因台北鐵路地下化計劃工程進行中並邀請鐵路局張局長壽岑先生演講、讓全市瞭解鐵路地下化工程之浩大與基隆的關係、備有精美設計彩色精裝本一百多本、於文化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與會聽講來賓約有一、二百人以上。
(四). 第一屆〔76/11/9〕美國IMC友人數人來訪本社、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與本社幹部合影。〔第二屆移交社刊29頁〕
乙、本社之發展:
本社至今已第十六屆將屆滿、將於二個月後即九十二年初邁入第十七屆、承蒙歷屆各位前社長之用心經營、各位理監事、各屆祕書長、財務長、各組委員會主委、委員之配合及各屆全體社友及可愛夫人之協力支持、始有今日明顯的成就、於此代表基隆社全體社友、略表由衷的感激及致最高的謝意。
丙、IMC社團與其他社團之異同、其優點所在、略舉推崇之如下:
I.M.C 在基隆地區雖然是一陌生的名稱,但它的確有很多的優點,及可推崇的地方,依本人參加IMC先後三十多年之經驗 I.M.C 的宗旨及各分社營運的過程,有下列的 優點:〔此文六優點係錄自十六年前基隆創社成立大會時、本人向基隆市引進 並宣揚〔IMC〕理念〔創社長致歡迎詞〕中後段、所列舉之六點要點茲溫故懷想、重新略加闡述〔IMC〕精神之可長可讚之處。
第一、 I.M.C 是一工商經營者最好的聯誼,求知過程中,增進合作互為勉勵,可建立最純真的友誼。〔求知無高低、貴賤、訓練民主素養、無利害、權勢之相衝突、營造出無爭的社團精義、而可為其他社團之典範。〕
第二、 I.M.C 可以帶給經營者最新的經營理念、不斷研究發展、充實企業經營。和提昇生活品質。
第三、 I.M.C 為追求智慧經驗交換及學術研究發展的最好場所。各社的例會講題 〔智慧經驗〕及〔學術研究發展成果〕加以整理、分析、列入檔案、如能互相溝通取其長捨其短、省事省力、有系統的彙集儲存、可供為各社選用、免為例會講師及研究資料之取得迷津、而困擾、應是好事一椿。現在〔智庫之成立〕應該往此方向之功能運用並發揮、才是IMC發展實務基礎的將來新方向。
第四、 I.M.C 具有「非以役入,乃役於人」的崇高理想。
第五、 I,M.C 每次月例會時、均邀請學者專家專題演講。除了社友,歡迎社友邀請之親朋同事來聽講,公開吸收專門知識、經驗智識、為一大特色、同時亦可提供社會大眾並舉辦開放式月例會、亦不失為社會服務之一種另一型態的貢獻。如舉行向社會公開的開放性的演講例會或研究專案、提供社會人士共同參與是。
第六、 I.M.C 鼓勵社友多提工商經營上之「疑難問題」,透過研究委員會組織、互相磋商琢磨,以小組模式深入檢討、學習〔FORMAN〕創社的民主精神作風、以培養健全人格及領導才能。
丁、對本社發展的期許:〔依宗旨第二點〕
第一、 正視 IMC 的宗旨、用心研磨其精義、在不斷改進中求進步、發揚IMC。
第二、 重視〔研究委員會〕組織及研究實現的功能、實現IMC獨特社團發揚光大。
第三、 聯合會成立〔智庫〕的構思、是IMC社務發展良好的起步。〔智庫〕應為推展上開社務宗旨之〔資料庫〕、其似乎應具有資料來源及內容之分類、分析、研究儲存之能力、因之、必須具有分類、分析、研究發展的各部門專家形成的研究、精簡為〔以一小時為限〕的成果文稿、分門別類、由祕書室儲存資料、提供各分社〔一小時為限〕的例會講師名錄及講稿或供研究委員會各部門小組之研究資料庫、理應由聯合會統籌辦理、儲存文庫、透過網路隨時供用、發揮〔聽〕、 〔學〕互為運用之資料來源、方便各分社實務應用之功效、營造出IMC 社團獨特之資料庫。
第四、 對外界、工商界、企業界、學術界、傑出民間社團、公開徵求屬於IMC 社團宗旨之〔一小時為限〕例會演講稿、或精簡的研究小組資料、切合時勢的有關文稿資料、必要時、設立基金〔獎勵徵求文稿〕、充實〔智庫、〕以防商業行為介入、而影嚮品質、浪費例會時間。
錄製自第二屆本人連任社長上任時之社務報告、及〔發展社務計劃之期許〕、在十六年後今日之回憶:
第一、 整理社員名籍、發掘熱心社友、計劃吸收優秀的新社友、擴大陣營。
第二、 健全組織功能、依職業志向、分類、組織糸統之重新編制、配合活動性質、增強副社長之服務功能、加強祕書處組織、增設第二副社長、副祕書長、財務助理、劃分第一、二副社長之社務分配責任、領導方向之訓練、分別承擔工商研究及社務之領導責任、共同推動社務貢獻潛能。
第三、 加強推動〔研究委員會〕、依上開分類業務及志向、加強舉辦多項〔研究性成果講座〕、及參觀委員會之觀摩活動、發揮IMC固有的功能、增廣〔見識〕、探索〔迷津〕,服務大眾從自身開始。
第四、 鼓勵出席、推行一六制電話連絡網、加強聯誼、互道〔問好〕由第一副社長對內負責推動電話網系統、獎勵出席、並執行聯誼及獎勵兼顧活動。
第五、 建立社長及副社長之指定接任制度、共襄社務、發揮承先啟後之學習及責任感功能。
第六、 外聘當地各行各業之知名人士、企業團體、參與貢獻IMC、組成顧問組、擴大社會活動力、及互助合作之社會功能,其任期隨理事會同進退、免有情面上之負擔阻礙社務運作及發展。